嶺南暑濕需清熱:廣東人無湯不歡
廣東人應該是最愛喝湯的一個族群!不少家庭的餐桌上,每晚都幾乎有三餸一湯,當中湯水是最不可或缺的精華。香港人常飲的廣東老火湯,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,發展出五花八門的湯品,既鮮甜味美,也具有食療功效,隨季節轉換,當中蘊含的飲食大智慧,都濃縮在眼前一碗湯裡。
「記得返屋企飲湯!」這句說話,常常出自媽媽的口中,回到家中,飯桌上總有一碗由母親親手炮製的「老火靚湯」,青紅蘿蔔粟米湯、粉葛紅豆鯪魚湯、沙參瘦肉湯、五指毛桃豬骨湯……這些耳熟能詳的湯水,裡面都飽含滿滿的愛意。
清朝文人美食家李漁曾經在《閒情偶寄・飲饌部》中,寫過「寧可食無饌,不可飯無湯,無湯下飯,即美味盈前,亦有時食不下咽」,對於湯有極高的評價,也反映出湯品在中國飲食文化裡面,有無比重要的地位。
廣東湯,又稱為老火湯,熬製時間往往需花上三至五小時,湯頭鮮甜味美,而且營養豐富,在廣東飲食文化裡面,廣東湯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,廣東人的日常飲食更是「無湯不歡」!
廣東湯屬於中國菜系中的「粵菜系」,其歷史及文化由來淵遠流長,廣府人喝老火湯已經有數千年歷史,《史書》上更有記載︰「嶺南之地,暑濕所居。粵人篤信湯有清熱去火之效,故飲食中不可無湯」。
古時候的南粵,是個瘴氣極重的地方,長期居於熱毒及濕氣濃罩的地區,身體容易因環境而造成各種不適,粵人透過鑽研中藥的食療配方,廣東湯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所產生。一方水土水方人,由此可見,廣東人愛湯,除了因其鮮甜味美外,也因地理位置及氣候等因素所致,廣東人的湯結合了食療、養生、滋補等理念在裡面。
世界各地的菜式裡,都有不同的湯品,例如泰國有冬蔭功湯、俄羅斯有羅宋湯、韓國有人蔘雞湯,即使在同一個中國,南北之間的差異也極大,例如北方流行的是疙瘩湯、羊雜湯……同樣都是湯品,但風味與廣東湯全然不同,廣東人對於煲湯的執著及講究可說是無人能及。
廣東湯種類繁多,種類及食材配搭往往隨季節變化,例如夏天有清熱去濕的冬瓜冬菇瘦肉湯、秋天有滋潤的沙參玉竹雪梨雪耳煲排骨、冬天則有暖身為主的栗子煲雞湯等。
講究時令,是廣東湯的一大特色,常見有沙參、玉竹、麥冬和百合等藥食同源的中藥材,廣東湯結合了中國傳統飲食的智慧及精華,就像著名美食家蔡瀾所言,「廣東煲湯的藝術,並不是外地人能夠了解。身為廣東人,已是一種福氣」。
除了葷湯之外,鴻福堂最近推出了三款素湯包,希望將健康及美味帶給追求養生的忙碌都市人。
圖片來源:鴻褔堂網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