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文化 | 2021-10-15

[生活文化] 從甘蔗、煨魷魚到汽水爆谷 戲院飲食興衰

文章分享

從前,去戲院看電影,是一件很熱鬧的事。在戲院內,觀眾不只眼睛要看戲,嘴巴也很忙碌。在只能於戲院內吃爆谷、薯片和汽水之前,曾有好幾十年,竹蔗、油炸鬼、魚蛋、炒栗子、棉花糖,才是看戲必吃的主角。



自從去年疫情爆發,戲院一度要停業,就算現在院線重開,也不可像往時般,邊看戲邊吃吃喝喝,戲院的飲食文化,暫時畫上了休止符。


看戲吃東西,可說是根深柢固的華人文化。古人去戲棚看戲,邊喝茶邊聽曲;到電影從西方引入,在戲院內也要同時滿足視覺和味覺。早期香港戲院內可吃到的食物,不只是大家熟悉的爆谷汽水,而是更多采多姿。


六十至八十年代初,戲院外熙攘的市集,聚集很多小販,通通都是賣吃的,有賣竹蔗、油炸鬼、魚蛋、炒栗子,還有墨魚、雞腳、鹽水花生、粟米、鮮菠蘿、棉花糖、鹽焗蛋、雞翼等等。對許多小朋友而言,看戲最大的目的,不是戲本身,而是有得食有得玩。


當時有兩大睇戲美食,至今很多戲院迷仍然記憶猶新,就是甘蔗和煨魷魚。蔗販在戲院外賣熱騰騰、用紙袋包住的一碌蔗。原本紙袋的作用除了隔熱外,還可用來盛載蔗渣,可是,從前大部份觀眾衛生意識欠佳,看戲時將蔗渣吐在地上,散場時往往見到滿地渣滓的場面,十分污糟。


另一樣幾乎已經絕跡的戲院小食,就是煨魷魚。2009年張家輝主演的《旺角監獄》,主角阿輝就提到昔日千人一起看戲的氣氛,還有戲院內煨魷魚的味道。這款香港經典小食,以前差不多每間戲院都有小販檔專門用炭爐煨魷魚,乾吊片塗上燒烤汁燒,有辣有唔辣,表面微微烤焦,還帶有點炭香,幾條街都聞得到,那種誘人的香味,與今天用電爐燒不可同日而語。


不過,這種飲食文化在九十年代後期逐漸出現改變,一來是衛生問題,散場後戲院超多垃圾,有些管理不善的戲院更惹來小強、老鼠;二來是大型戲院陸續結業,取而代之的是播放荷里活電影、集團式經營的迷你戲院,而伴隨荷里活電影而來的還有爆谷、熱狗和可樂這些西方飲食文化,這些食物只准在戲院內購買,外來食品一律禁止攜帶入內,變相趕絕了所有流動小販。


再到二千年代中,香港實施在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,連在戲院內的吸煙區「食煙」也成為歷史了。